城市选择
古长城概述——长城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绵延万余华里的长城,故称“万里长城”。此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10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长城遗存总长度达10万华里之多。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是历朝历代中修筑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的长城。1987年当之无愧地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全球5000万人“海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自古以来河北就是长城修建的重要地区,有两条长城绵亘于冀北和冀西的山峦之中:一条自东向西,从渤海边的山海关老龙头,经秦皇岛、唐山、承德、天津、北京、张家口与山西的长城相接,横贯河北北部;另一条自北向南,从北京的慕田峪起始,经北京、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至邯郸,纵贯冀西山区。战国至金代,河北境内修筑的长城累计在3000公里以上,现在地表尚存遗迹1200余公里。明朝时期,河北是明王朝的京畿之地,成为边防的重中之重,长城的修建受到极大的重视,因此,境内的明长城建筑水平最高,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形制,几乎囊括了明代长城所能见到的所有类型,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所在。河北境内明长城的直线距离长约1600公里,如加上复线及两边(外长城之内修筑的间断城墙),总长度约2000公里。
让我们走过被誉为“中华之魂”的老龙头、“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奇绝的“长城倒挂”三道关、“水下长城”喜峰口、无比壮观的金山岭、“大好河山”大境门,走过陪伴她的佳山秀水、名山大川。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