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平台首页
城市选择
城市选择
隶属:张家口 阳原县

宴请习俗

  宴请

  90年代之前,普通百姓家境困难,很少宴请,只有举办婚礼,请快要典礼的新郎或新娘吃洗头饭(女的称梳头饭),办老人丧葬,男孩过满月、百岁(100天)、生日,才摆几桌酒席宴请亲友,一般小事不宴请;富裕之家宴请相对多一些,如办五十大寿、六十大寿、八十大寿、朋友聚会等,都举办宴会,而且桌数也多,但都在自己家里宴请。如果人数多,家里摆放不下桌子,就在院子里搭布棚置放酒桌。

  90年代后,宴请相对多一些。城镇宴请人数多时都在饭店,人数少时一般在家里宴请;农村除少数在饭店宴请外,一般都在家里操办。

  婚宴。婚宴一般都比较讲究。90年代之前,大多数是16个菜,其中有8个碗菜(称“八大碗”),饮白酒,吃油炸糕。贫、富人家的差别主要是肉食的多寡,样数基本相同。

  90年代之后,宴席的标准相应提高。宴席一般是8个凉菜,8个热菜,8个碗菜(称“八大碗”),其中必有整鱼、整鸡、猪大肘子,所谓的“三大件”,而且主要以肉菜为主。饭以油炸糕为主,辅之花卷、米饭。酒水有白酒、啤酒、大罐饮料。

  进入新世纪后,普通人家只在婚礼的当天中午,宴请一次;富裕人家都是在正式典礼之前3~5天,帮忙的人员和亲近的亲友就开始做准备工作,每天中午、晚上都有3~5桌宴席,一般都在家里;典礼的当天中午宾客最多,也最隆重;典礼的第二天才是正席,但请的人较少,主要是长辈亲友参加,互相认识大小;有的第三天还要举办谢人宴席。新媳妇第一次进婆家,要吃32碟的干果食物,讲究的要吃64碟。

  在饭店举办婚宴浪费严重,有的整道菜无人问津,只有家里养狗的赴宴者带一部分回去,剩余全部当废物处理;农村选择婚礼日期都在冬季,一方面是秋收后卖了粮食有了钱,另一方面在家里请客比较节俭,宴请剩下的菜肴不会立即霉烂,留下自己家里慢慢食用。

  丧宴。90年代之前,丧宴一般是两顿正席,即祭奠日的中午、发引后的当天中午席面比较讲究,上11~15个菜,都是单数。其余都是流水宴,凉菜、热菜都有,但以大锅菜为主,没有固定的开饭时间,随到随吃。

  90年代之后,除个别条件好的安排在中、低档饭店招待客人和帮忙人员外,其余大多数都在家里操办,雇专门厨师自带炉灶、厨具做饭,中午、晚上一般是7~9个凉菜,8~10个热菜,酒水则以白酒、啤酒为主,吃油炸糕和馒头。

  过满月。过满月有大满月,小满月之分,大满月一般都是夫妻第一个男孩满月后,表示下一代有了香火继承人,是家庭的大喜事,不仅自己家里要庆祝,而且要通知亲朋好友共同庆贺,人数较多,场面热烈。小满月是为闺女或次子及以下的孩子过满月,宴请的人数少,只请送过稀粥(即坐月子期间给产妇送补养食品)的亲友。对菜没有特别的讲究,饮白酒、吃油炸糕,以示庆贺。

  洗头饭(梳头饭)。青年男、女在换帖或结婚后,典礼前,自己亲近的长辈都要请吃洗头饭(梳头饭),一方面表示祝贺成人、成家,一方面嘱咐孝顺父母,孝顺公婆(或外父母)。有的长辈多的,要连续吃十多天或更长时间。洗头饭有的只请结婚的青年,有的请全家人,没有一定之规,菜没有讲究,但多数都吃油炸糕,以示祝贺。

  吃安锅糕。当地有吃安锅糕以示祝贺乔迁之喜的传统习惯。一般是乔迁到建好的新住所或装修好新房子后,请亲戚朋友来吃喜酒、油炸糕。由来是乔迁搬运东西时,亲戚朋友都来帮忙,最后办酒席表示感谢。后来就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美其名曰:“吃安锅糕”,赴宴者,一般不带礼物。此习惯,基本还在延续。

  买房贺喜。民间有买卖房屋的交易,在写了契约后,买主要摆酒席,宴请卖主和中人等,一方面是感谢中人的撮合,一方面是庆贺添财之喜。

  十二晌。农户家的马、驴等大牲畜顺利安全地下了小骡驹子,是普通家庭的一件大喜事,一般都要庆贺。当地马、驴下了骡驹后,在第十二天中午时,要给骡驹子过“十二晌”。人们认为,骡驹等小动物,刚出生时容易得病,甚至夭折,过了12天就过了脆弱期,所以要在第十二天举行喜宴进行庆贺。宴请的客人主要是骡驹老爷(即拉儿马或拉叫驴的配种员),其次是兽医、喂牲口或其他帮忙干活的人。这种宴席都在家里举办,届时,要给母畜披红戴花,给小骡驹脖子上戴一串用红线绳穿的铜铃铛。有的还要拉上母畜和驹子到街门外转一圈。这种席宴比较简单,一般上6个菜,喝白酒,吃油炸糕。一方面是对有贡献的人员进行感谢,同时还有庆贺了十二晌,大、小牲畜才会不生灾的传统说法。有的还给马驹子、驴驹子过十二晌。此习一直延续至今。

  宴席座次

  酒席如果安排在堂屋,以座北面南为主座,八仙桌的面南左席位为首席(左为上,右为下),右边为次席,依次为面西上首座、面东上首座、面西下首座、面东下首座、面北东座、面北西座。如果是圆桌,面南中为首座,依次是东座、西座,直至坐满。酒席安排在其他房间,以面对门的座为主座。最尊贵或年龄最大的人,才可以坐首席,民间有一种说法,坐在首席位子上的人面老(容易老),其实是对年龄大的人的一种尊重。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上一篇 隆化二贵摔跤

下一篇 风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