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选择

开滦唐山矿建于1878年,经过130多年采掘,对矿区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976年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更是加重了采沉地的破坏和污染。到上世纪末,唐山矿采煤沉陷地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地面上垃圾成山,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居民深受其苦。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避之犹恐不及的地方,曾经的“城市伤疤”,经过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创造了“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曾经的28平方公里的南部采煤沉陷地,如今已经蜕变为水天相连、绿树葱茏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她的名字叫南湖。
唐山人利用500万立方米的垃圾山建成了绿树掩映、登高远眺的凤凰台;利用大大小小的沉陷坑整合成了11.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大小的水面,增添了无限的灵气,成为城市的生态氧吧,并与57公里的环城水系贯通;绿化面积400公顷,植树30万株,栽植草坪20万平方米。公园内树木成荫,草坪翠绿,湖水清澈;还建成了国际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和61公顷的植物园;利用粉煤灰排放场建成了6.2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南湖再也不是过去的“工业伤疤”,而是成为了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旅游度假、文化会展等为一体的新城区,成为了令人魂牵梦绕和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三场——高尔夫球运动场、骑马运动场、军体射击场;四园——水上游乐园、湿地生态园、水禽园、水上垂钓园;六区——综合游憩区、青少年活动区、地震纪念区、农桑区、植物景观区、管理区。湖水,绿地,荷叶含笑,树枝招手,烟波如幻,任人遐想。不仅如此,以文化元素彰显南湖之美,是南湖开发建设的神来之笔。唐山人民战胜地震劫难、凤凰涅槃的传奇历来是游客关注的焦点。南湖生态城的开发,为唐山市延续历史文脉、弘扬城市文化搭建了一个平台。在南湖地震遗址公园的一角,保存完好的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记录着当年瞬间的惨烈;十几面地震纪念墙上,24万遇难同胞的名字整齐排列;地震墙的后面,是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纪念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展现了唐山百余年工业发展轨迹。在南湖,传统工业文明的遗迹和现代生态文明现实,就这样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南湖由著名艺术家、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韩美林设计的“南湖之门”和“丹凤朝阳”两座铜铸作品,寓意深刻,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南湖这个采煤沉陷地生态治理工程,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